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封显灵侯崇宁四年九月五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九、《昭明太子事实》卷下
池州西昭明太子文孝:惟神生而多闻,学通四谛,历载数百,碑墨犹存。
迎置伽蓝,光相自发,有求辄应,无威弗通。
矧今承平,无文咸秩,为民庇福,宜有褒崇。
特贵侯封,永依乐土。
可特封显灵侯
中书令临汝灵侯墓志铭 南梁 · 萧纲
四言诗 出处:全梁文卷十三
太祖时,其惟宣、武;
讲道开天,仪、嵩作辅。
是日邢,藉规承矩;
如康嗣卫,似禽居鲁。
息辔岩隈,涂穷夜台;
灵檐永阒,松路方开。
草茂故辙插新枚;
月明泉暗,暑往寒来(《艺文类聚》四十八)
灵侯1091年11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七、《文章正宗》续集卷一六、顺治《颍上县志》卷一三、康熙《凤阳府志》卷四○、道光《阜阳县志》卷一八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灵侯南阳张公讳路斯,隋之初,家于颍上县仁社村。
年十六,中明经第。
唐景龙中,为宣城,以才能称。
夫人石氏生九子。
宣城罢归,常钓于焦氏台之阴。
一日,顾见钓处有宫室楼殿,遂入居之。
自是夜出旦归,归辄体寒而湿。
夫人惊问之。
公曰:「我,龙也。
郑祥远者,亦龙也。
与我争此居,明日当战,使九子助我。
领有绛绡者我也,青绡者郑也」。
明日,九子以弓矢射青绡者中之,怒而去,公亦逐之,所过为溪谷,以达于淮。
而青绡者,投于合淝之西山以死,为龙穴山
九子皆化为龙,而石氏葬关洲。
公之兄为马步使者,子孙散居颍上,其墓皆存焉。
事见于唐布衣赵耕之文,而传于淮颍间父老之口,载于欧阳文忠公之《集古录》云。
自景龙以来,颍人世祠之于焦氏台。
乾宁中刺史王敬荛始大其庙。
宋乾德中蔡州大旱,其刺史司超闻公之灵,筑祠于蔡。
既雨,翰林学士承旨陶谷为记其事。
盖自淮南至于蔡、许、陈、汝,皆奔走奉祠
景德中谏议大夫张秉,奉诏益新颍上祠宇。
熙宁中司封郎中张徽奏乞爵号,诏封公昭灵侯、石氏柔应夫人。
庙有穴五,往往见变异,出云雨,或投器穴中,则见于池,而近岁有得蜕骨于池者,金声玉质,轻重不常,今藏庙中。
元祐六年,旱甚,郡守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苏轼,迎致其骨于西湖行祠,与吏民祷焉,其应如响。
乃益治其庙,作碑而铭之。
铭曰:
维古至人,泠然乘风。
变化往来,不私其躬。
道本于仁,仁故能勇。
有杀有生,以仁为终。
相彼幻身,何适不通。
地行为人,天飞为龙。
惠于有生,我则从之。
淮颍之间,笃生张公。
跨历隋、唐,显于有宋。
上帝宠之,先帝封之。
昭于一方,万灵宗之。
哀我颍民,处瘠而穷。
地倾东南,潦水所钟。
忽焉归壑,千里一空。
公居其间,拯溺吊凶。
救疗疾疠,驱攘螟虫。
开阖抑扬,孰知其功。
坎坎击鼓,巫师老农。
斗酒只鸡,四簋其饛。
度公之居,贝阙珠宫
揆公之食,琼醴玉饔
何以称之,我愧于中。
公之所飨,惟诚与恭。
诚在爱民,无伤农工。
恭不在外,洗濯厥胸。
以此事神,神听则聪。
敢有不然,上帝之恫。
灵侯碑记宣和五年 北宋 · 黄炎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八
宋有天下,棋布州县,无远近大小,皆有神以为之司宅。
其有能禦大灾、捍大患,有功于民,则必锡鸿号,以次疏宠而表异之。
苑墙有神祠,榜曰「吴客三将军」。
时三坟相望,载于图经,雨旸随感,则有祀与存焉。
邑人畏仰,上下如一,故岁有水旱则祷之,人有厉疾则祷之,螟蝗盗贼之为患则祷之。
凡出入动作未有不祷,诚至未有无应。
自山之东,暨河以北,无虑十数州,与夫往来商旅技术之人,奔走奉祠,略无虚日。
非神之威灵显著,何以使人信向如此?
臣炎到官之始,躬谒祠下,环视栋宇,殆未称乐奉意,而封爵靡加,是谓阙典。
然县庭倾圮,驿舍狭隘,仓库犴狱,上漏下湿,虽欲致葺,有所未暇。
越一年,掇拾遗材,随其缓急,尽举而新之。
会朝廷收复全燕,刍藁未征,转饷之役,旁逮东州
事出非常,公私疑惧。
然而默露诚恻,以祈阴相,既从事如心,所愿庶几焉。
吏民德神之赐不忘,相与状灵应之疏,次第以闻于上,而且出力创建庙门,恭候帝训。
未几得请,锡以「威祐」为额,耳目一新,咸叹荣耀,真幸遇也。
乃戒有司,具食吹击,以伸昭告之礼;
又录敕书,登载坚石,以为万世无穷之传。
是不可以不书也。
谨序列于左。
按:乾隆《高苑县志》卷八,乾隆二十三年刻本。
龙山真圣观灵感大权尊圣招宝七郎封助灵侯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七、《鹤林集》卷一一
敕具某神:朕以神皋众大,旱魃为虐,并走群望以祈甘霔。
惟神率迪朕命,触石为云,曾不崇朝,雨遍畿甸,其为施博矣。
爰锡嘉名,封之彻侯,以见朕先勤民而致力于神之意。
可。
柳宗元加封文惠灵侯告词绍兴二十八年八月 宋 · 王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四八、《柳先生集》附录卷一
敕:柳州灵文庙文惠侯生传道学,文章百世之师;
没以神灵,福祐一方之庇。
是有功德于人者,其于爵号何爱焉?
惟神望冠河东,名高唐室,其才足以命世,其政足以裕民
出守柳城,终享庙食,焄蒿之际,肸蚃必通。
属者春夏之交,雨旸愆候,祷焉即应,岁以是丰。
故郡人愿请诸朝,而使者遂上其事。
朕嘉神孚惠,爰益褒封,尚赫光灵,保有常享。
可特封文惠昭灵侯
柳宗元加封文惠灵侯绍兴二十八年八月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三六、乾隆《柳州府马平县志》卷八
柳州灵文庙文惠侯:生传道学,文章百世之师;
没以神灵,福佑一方之庇。
是有功德于人者,其于爵号何爱焉。
惟神望冠河东,名高唐室。
其才足以命世,其政足以裕民
出守柳城,终享庙食。
焄蒿之际,肸蚃必通。
属者春秋之交,雨旸愆候,祷焉即应,岁以是丰,故邦人愿请诸朝,而使者遂上其事。
朕嘉神孚惠,爰益褒封。
尚赫光灵,保有常享。
钦哉!
按:乾隆《柳州府志》卷三一,乾隆二十九年刻本。
曹昭灵侯神应记 宋 · 沈义甫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吴都文粹》续集卷一六、乾隆《震泽县志》卷三五、道光《震泽镇志》卷六
朱邑令桐乡,谓后世子孙奉我不如桐乡民,遂葬焉,邑祠之如父母。
建州,丧归,郡民留之,建庙黎山,灵响日盛。
呜呼,伟哉!
善政之得民心如此耶!
王讳明,唐太宗皇帝第十四子也。
肇封于曹,尝为吴郡刺史,有惠政。
王薨,谥曰恭
郡民去思,朝命立祠。
吴江县城隍,即王妥灵之所也。
俄而蜿蜒示异,邑人异之,先天中遂锡庙额。
惟王生前已分茅裂土矣,而仅以侯爵告神,议者隘之。
然昭灵美名,邑人至今以为称。
夫王以帝子之贵,能脱绮纨之习,施实惠福千里六百馀年之久,吴人至今家祠而人祝之,前后守郡者鲜俪。
其视桐乡梨山二贤,实可比肩。
六邑,惟松陵奉之尤谨。
邑凡二十九都,为庙盖十馀所。
美哉,王之德也!
非有大功烈大德政入人之深,何以得此于吴人耶?
县之西南八十里,溪号双杨,庙之建已三百载。
民之家于是境,有祷必应,签卜之灵,其验如响。
岁在丙子,大兵南征,民相率祷于祠下,王阴有以相之,他境则遭焚燬,惟此方宴然无虞。
里人思以答扬保护之庥者,备极其至。
顾惟庙所在迫窄倾欹,非所以彰神威而酬灵贶也。
于是乡老周德华等捐金谷为东西两社,首倡广而新之。
大家富民从而乐助。
经始于丁丑之春,落成于戊寅之夏
继而有徐道兴建崇轩于殿阶之前,土木雄丽,旧观顿改,独像设未饰。
周彬叔者,乡之儒士,信谨者也。
王复示梦于周,俾加绘事。
自是一庙由内及外,焕然更新,较之近都诸祠,允为之冠。
余乡震泽,去双溪才五六里,市皆火燬,而昭灵一祠岿然存于烈焰之中,民居之附丽者得独免焉,莫不敬异,而邑士潘庚金以庙记为请。
予仰王之灵、钦王之德久矣,不敢以谫浅辞,乃为之述其梗概,著之金石,以传永久。
因作迎享、送神词以畀乡人,俾歌以侑祭焉。
词曰:
帝子降兮泾渭之渚,朱两幡兮为吴邦主。
仁声演迤兮实惠溥,去之六百载兮威灵如故。
疫疠驱兮祷而旸雨,生我父子兮长我禾黍。
签卜锡兮若相告语,梦寐接兮如目斯睹。
干戈抢攘兮室多毁,蒙王之庥兮家安堵。
民思报德兮辟神宇,牲腯酒馨兮藻盈俎。
黄发儿齿兮式歌且舞,灵旂央央兮俨其来下。
祐吾人兮永为恃怙,千秋万祀兮庙食兹土。
至元十七年五月既望书。
平江府沈揆奏五龙灵济庙乞加封第一位龙王封东灵侯第二位龙王封西侯第三位龙王封中侯第四位龙王封南平侯第五位龙王北宁侯1193年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八、《止斋先生文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某神等:朕虽不令祠官祝釐,专乡独美,至四方长吏有为吾民请曰:「某山川之神,能惠于其方」。
则褒崇之典,朕靡爱焉,以庶几古蜡百神之义。
矧惟五龙以时节雨旸,功著近甸,虽良二千石雅不言禨祥,而具道所以然之故。
文词烂焉,爰锡命书。
秩以侯爵,则所以宠嘉神贶以从民欲者何如哉!
尚终惠之,俾世世享。
可。
灵侯元符三年春 宋 · 石处道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三、《吴都文粹》续集卷一六、《姑苏志》卷二八、乾隆《吴江县志》卷五一、道光《苏州府志》卷三九
元符三年春正月,上以盛德大位旋转乾坤,一正造化,号令风动,巍巍煌煌,穷广极袤,有知无形,莫不被服其宠光而翱翔乎和气。
凡天下神祠列于祀典者,必命有司致祭而修完焉。
吴江灵侯内腐外毁,左支右吾,偶形绘容,缺灭弗备,春秋荐享,亦不复设,名在实废,礼甚易而人莫行。
大恩既降,协于舆情,乃鸠群材,乃会众工,官给其费,私献其力,革陋为壮,除敝以新,门庐洁严,仪像赫赫,幽秘恍惚,若凭而安。
考于图记,乃唐曹王明,太宗第十四子也,善飞白鸟迹书,见称于时,调露中苏州刺史,遗惠馀爱,民不能忘。
先天二年始立此庙,有黄蛇居其中,人益异之,水旱疾疠,是禳是祷,罔敢或怠。
而旧无碑刻,俗失其传。
梁开平间,淮寇围苏州甚急,钱王祷之,辄自溃去,江表以宁。
既而奏其事,乃以为汉臣而封此侯爵,岂褒显之意欤?
盖庙食于县境凡十有二,号曹王者七、李明王者五,去唐未久,载籍具有,而时代之差,以近为远,称谓之谬,或斥其姓名。
乌乎!
修庙之岁,霖雨沾足,江湖不淫,土田加辟,年谷大穰。
于是邑之僚吏、乡之耆老,皆以为祀事不可以不举也,故备礼以格之;
名号不可以不辨也,故论其氏而正之;
本末不可以不纪也,故摭其实而书之。
于以颂上德之万一,而扬神休乎无穷。
其辞曰:
皇帝正位,浩浩其仁。
升日之旦,发天之
隆恩诞敷,流载溢覆。
于明于幽,罔有遗漏。
具区之旁,松陵之墟。
霄澄壤洁,神灵是居。
唐曹王太宗之子。
斯人,人怀其惠。
圣政伊始,严祠孔新。
礼举名辨,昔屈今伸。
报称维何,肸蚃贡祉。
弥亿万年,阴相宸扆。
知县事石处道撰。